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日记 > 观察日记

观察蚂蚁日记

时间:2024-12-09 17:04:01
观察蚂蚁日记范文汇编七篇

观察蚂蚁日记范文汇编七篇

时间过得真快,一天又过去了,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,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。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察蚂蚁日记7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观察蚂蚁日记 篇1

第一天

今天,我在楼下玩土,看到了一只红蚂蚁,他比较特别,其他的蚂蚁有在树林中仔细地觅食,有在地面上和同伴打闹,有到处寻找安全舒适的洞,还有的在树荫下休息……

而它却在散步。说它游手好闲吧,它的步伐中带着一点急切,说它严肃吧,又带着一点缓慢,它到底在干吗?此刻,我多么希望法布尔就在我身旁,让他和蚂蚁交谈。出于好奇,我想将它偷偷带回家。在回家的路上,我担心妈妈会把它碎尸万段,于是将它装到瓶子放进草丛中。

第二天

一大早我便穿上衣服,冲出家门,飞奔向那颗树下的草丛,但当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,闪电般冲到这里的时候我又灰头土脸地跑回家中,我居然忘记带给蚂蚁的见面礼啦。

当我第二次冲向“基地”的时候,太阳公公射出的光线也并不柔和了,有点儿刺眼,我从草丛中将它拿了出来往瓶子里投了点儿面包屑,不知是它一天没吃东西了,还是草丛中太冷,我投的食物没过几十秒就被它三下五除二的吃了。

我将它从瓶中放了出来,想让它运动运动。可它却认为这是我的疏忽,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逃跑的机会。它开始拼命的跑,可它那速度却让人“不忍直视”。我没费吹灰之力,手往前一伸便捏住了它。我将它放回了瓶子里。

第三天

今天我脑海里涌出了一个新的想法“斗蚂蚁”,我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小伙伴,他们都赞同。

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“斗蚁大业”。我们各自开始寻找自己的蚂蚁,我将前几天找到的那只蚂蚁和小伙伴的一只黑蚁一同放入了纸箱里。经过几次反复实验,我知道了,如果双方都摆动触角,他们就不会开战。相反,如果有一只或两只不动触角,他们才会开战。而许多时候它们并不会开战,反而其乐融融地生话在一起了。

观察蚂蚁日记 篇2

今天早上,妈妈去学校值班了,爸爸又出差去了,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在家。

我连忙骑车子去找了同学玩,可是没有一个在家。不是上别处玩去了,就是回老家了。真令人扫兴啊!我动身向学校骑去,想和妈妈一起值班,因为那儿毕竟有人和我在一起呀。

5分钟后,我来到了学校,把车子停在了门边。妈妈正坐在学校门口的值班室里看报纸。“妈!”我叫了一声,“我来了!”“哦,杨欢,你来啦!”妈妈抬起头来看着我说,“怎么,妈妈在这里值班,你来干什么啊!”我用无奈的口气说:“没办法,自己在家里窝着没事干,外面又没有人玩,哎!”“那好吧!你来也好,和妈妈一起值班吧!”说完,我去把车子锁上了。

在这里好一会儿了,实在是很无聊,便买了一根雪糕吃了。吃完,我拿着雪糕棍刚要扔,发现地上有一些蚂蚁。“1、2、3、4……”我自言自语说,“一共十几只。”我想:过去的时候,我记得蚂蚁爱吃甜味儿,特别是雪糕棍,上面经常有许多蚂蚁,如果把这根雪糕棍放在地上,看会怎么样。说干就干,我找了个好位置——蚂蚁窝旁边,我连忙把雪糕棍放下。这时,路过的蚂蚁好象根本不在乎,等了几分钟后,终于来了一只蚂蚁。我低下头,仔细看,它先用触角在上面敲打,然后又用嘴在上面咬了咬,就走回窝了。“这算什么吗!”我叫道,“才来了一只就走了,真是的。”可令人没想到的是,从窝里跑出了许多只蚂蚁向雪糕棍走去。哦,我明白了,原来这只蚂蚁竟然是“侦察兵”。它自己先寻找食物,然后通知同伴一起来搬走。这时,围绕在雪糕棍边上的蚂蚁越来越多了,黑乎乎一片。可这么大的物体它们怎么能运走呢?好奇心驱使我继续看下去。有些蚂蚁用嘴使劲地咬,可我想:你怎么可能咬得动。蚂蚁的数量已经很多了。这时都看不清楚它们在干什么了,只能看出来它们的嘴都是对着雪糕棍的。它们乱哄哄的,好象在你争我抢。等

了好长时间,蚂蚁渐渐少了,好象这个雪糕棍上的甜的成分已经让它们给吃了。最后,一只也没了。我继续观察蚁窝附近,这时,我发现了几只蚂蚁正抬着一种昆虫的翅膀往窝里般,这个翅膀大约长一厘米,宽0.5毫米,而这个洞口也才0.2至0.4这个范围,比翅膀小。他怎么才能把它运到“家”中呢?里面的蚂蚁抬着翅膀使劲往窝里拽,外面的往里抬,可就是不成功。只见这些蚂蚁开始用嘴咬了,有些拉,有些咬。最后,它们把这个翅膀给四分五裂,一人一小口运回了家。它们胜利了。

虽然一只蚂蚁小得令人瞧不起,可是蚂蚁就是靠着团结一心、共同合作而完成一件事情。这件事让我懂得了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——团结就是力量。

观察蚂蚁日记 篇3

蚂蚁身体很小,属于小型动物。它的身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:头部、胸部、腹部,这三个部分。蚂蚁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,小小的眼睛、嘴巴,嘴巴上长着两颗“锯齿”。胸部最小,细细长长的,上面还长着小的看不见得小翅膀,还有六只腿,也就是三对足,这三对足,第一对不长不短中等,第二对最短,第三对最长。腹部最大是椭圆形的,上面有着一条条纹路。

蚂蚁虽然身体小,但是它的爬行速度比起蜗牛、乌龟他们可就快多了。而且蚂蚁还是个“大力士

”,为什么说它是“大力士”呢?那是因为蚂蚁可以背着比自己还要重的东西走路,我们人却没那么容易。

蚂蚁喜欢吃甜食,但它最最喜欢吃的是糖类食品。只要你放一颗糖在地上,就会爬来蚂蚁,而且会妈妈变成一群,那是因为每只蚂蚁的腹部上都有蚁酸,也就是信息素,它们会互相传递信息。

当一群蚂蚁排着队伍时,你如果用手指把蚂蚁的信息素弄掉,那后面的蚂蚁就会找不到方向,跑来跑去。找到方向后,队伍又会重新变得整整齐齐的,很有规律。

观察蚂蚁日记 篇4

这次,我写一篇有关科普的小论文,我的观察对象是一种小动物——蚂蚁。

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身长大约1—2厘米,全身黑色或棕色,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,身体明显分为三节,分别是头、胸、腹三部分。

蚂蚁喜欢成群结队地住在一起,寻找食物时会单独走开。在一窝蚂蚁中,蚂蚁分别有工蚁、雄蚁和雌蚁三种,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工蚁,它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食物。要看到雌蚁和雄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要等到蚂蚁搬家时,才能看到。在雄壮的蚂蚁搬家队伍中,那些身体肥大,长有翅膀的便是雌蚁,而身体较瘦小也长有翅膀的是雄蚁。在蚂蚁搬家队伍中,还可以看到有许多工蚁搬着白色的圆圆的东西,那就是蚂蚁的卵。

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是甜味食物,如白糖和面包屑等。蚂蚁寻食的情况非常有趣,只要你把甜食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,在旁边耐心地等待,仔细观察,就可看到蚂蚁寻食的全过程。蚂蚁开始是漫无边际地到处爬,爬近你放的甜食附近,就会嗅到甜味,然后慢慢地爬过来,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食物,看它有无反应,如无反应,它就会吃起来,并会试图把食物拖走。如果食物很大,它拖不动,它就会沿着来路回去叫同伴来,这时你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到蚂蚁的窝。蚂蚁钻进窝后不久,就会出来几只蚂蚁,沿原来的路线向食物方向爬去,爬到半路,有的蚂蚁会转回去,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,它们会用触须交谈。不一会儿,从蚂窝到食物之间就会有许多蚂蚁。

蚂蚁真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!

观察蚂蚁日记 篇5

今天上午,天气非常晴朗,蚂蚁们都从洞里寻找食物,它们成群结队,像一条黑色的长龙;妈妈说,蚂蚁出洞是要下雨的预兆;蚂蚁能预测天气吗?我有点半信半疑。

我好奇的蹲下来,仔细地观察蚂蚁要干什么。原来它们在搬家呢!你看,前面的蚂蚁已经进入树洞里,而后边的蚂蚁还有成千山万,像一条黑色的长龙在前进,我看见一只黑色的小蚂蚁掉队了,这时一只大蚂蚁跑过来,好像对小蚂蚁说:“快点走吧!等下雨的时候,雨会淋坏我们的。”小蚂蚁就跟这大蚂蚁跑回队伍。

蚂蚁队伍在行进途中,碰到了一只半死不活的苍蝇,几十只小蚂蚁就把苍蝇团团围住,三只“大力士”就把苍蝇搬进洞里。我把一个吃完的苹果扔到洞口,它们闻到了甜味,马上跑出来,围着苹果吃了起来。

过后不久,天果然下起了大雨,我才相信蚂蚁真能预知天气。

观察蚂蚁日记 篇6

一天,我和爸爸妈妈去爬山。我们走到半山累了,就到树下乘凉。忽然我看到一些小小的黑黑的东西在爬动,仔细一看,原来是小蚂蚁啊!

我抓住一只蚂蚁仔细观察。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,中间是黄褐色的。它的.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。蚂蚁的脑袋上有两根触角,经常轻轻地摇动。蚂蚁的嘴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,一张一合地。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,一共有六条,它的腿和身子一样黄褐色的。

这些蚂蚁全都没有一点秩序,像一群群无头苍蝇。在旁边我还发现了蚂蚁洞,这时我才明白:原来它们在找食物呢,我马上把手中的饼干掰出几小块扔了过去,这些小蚂蚁似乎对我的饼干很感兴趣,一会儿一个接着一个来搬,我还发现那些发现食物的蚂蚁会一只一只用触角碰其他蚂蚁,我觉得很奇怪,连忙问妈妈,蚂蚁为什么会这样做呢?妈妈告诉我,它们通过触角传递信息,告诉同伴哪里有食物,它们就会沿着路线去找。我还发现有一块稍大一点的饼干蚂蚁拖不动,这时从洞里又出来好几只蚂蚁,它们彼此用触角碰过之后,一起齐心协力地把大饼干拖到洞里。

通过这次的观察,我觉得蚂蚁有齐心协力的能力,是团结、勤劳、不怕困难的动物。

观察蚂蚁日记 篇7

虽然蚂蚁不就是人,可就是它们也有自我的墓地。如果蚂蚁在外发现同伴的尸体,它就会再找到一个同伴把尸体抬道一个公共墓地;如果有同伴死在巢穴里,蚂蚁绝对不会就这样将同伴的尸体藏再洞穴内,而就是举行一嘲追悼会”,所有蚂蚁站成两排,几个蚂蚁抬着同伴的尸体,此时从众多蚂蚁面前走过,算就是最后的告别。及罢,他们便转身离去,将同伴的尸体掩埋。

相信吗!小小的蚂蚁竟然会有自我的娱乐方式!

每当有空闲时光,这蚂蚁赛场上可就热闹了!你瞧!那两只工蚁正用两根后脚站立,前脚就和另一只蚂蚁的前脚接起来,用力一扭,倘若谁扳倒了谁,那他就就是不可否认的摔交大王了!

小小的蚂蚁学人一样过日子,真就是不可思议!

《观察蚂蚁日记范文汇编七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