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实用】植物观察日记锦集七篇
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,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,是时候写好总结,写好日记了。在写之前,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!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植物观察日记7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今天,我听说台风“蔷薇”要来了,连忙跑到阳台上去清理我的花花草草。突然我看到一只又肥又大的蜘蛛懒洋洋地、很惬意地躺在一张自己织的网上,那张蜘蛛网好大,接着三盆花,这,这不就是一个“互联网”吗?说起来,这只蜘蛛还真的很像这两天假期里在家里狂上网的爸爸。
无心种豆豆成荚
暑假里,我拿了几颗黄豆做发豆芽的实验。可是,不知道是我老去揭纱布,还是温度不对,过了好几天,连个豆芽的影子也没看到。我感到很无聊,就把这几颗泡得发软的黄豆种到阳台上一个花盆的泥土里。
昨天早上,我突然发现我的一盆薄荷里长出了好多小豆荚,奇怪,这是什么呢?到了今天,我才想起,一定是那些黄豆长出来了。我问爸爸什么时候才能采摘,爸爸说过几天就可以了。盼望ing!
20xx年8月1日 星期一 阵雨
早晨,我打开电脑,发现校讯通更新了博谈客论的话题“观察日记”,这让我兴高采烈,写观察日记可是我的强项呢!说罢,我就从阳台拿起一个没用的花盆,种什么呢?对,黄豆。但是,我发现干黄豆又硬又小,这样一定要费很长时间才能长出芽。于是,我把黄豆扔进放水的杯子里,过了一会儿,去看泡的黄豆,我发现有些黄豆皮鼓了起来,我想应该是水泡软了的原因吧,没想到才几分钟,就成这样了。我想把皮拨开看看黄豆里面是什么样的,原来是两片椭圆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紧紧地包裹着。光有种子可不行,还需要些土。我拿起铁铲,往别的花盆里取一点土,这样积少成多不就够一盆了吗。
20xx年8月2日 星期二 大雨
今天,我把泡黄豆的水给倒掉了。我发现黄豆长大了,还在一端长出了小芽,那小芽长5毫米,宽2毫米(量了一下)。妈妈告诉我这样用水泡着可以长出豆芽,但水要每天换干净的,太麻烦,种到花盆里多方便啊。妈妈的话,说得有道理,这样太麻烦了,我把黄豆放到花盆里,用土盖住,再浇水。我想,等豆芽长大了,能吃了,多好呀!
20xx年8月5日 星期五 中雨
今天,我又急匆匆地冲进阳台,观察花盆里的黄豆。我发现黄豆已经破土而出了,还是浅黄色的,椭圆形。有1厘米长,2毫米宽,跟豆芽已经很相近了。我盼着它们快长大,心里越想越高兴。但我发现有些黄豆还没长芽,我不知该怎么样让它们快快长大,我想去寻求帮助。
20xx年8月7日 星期日 阴
新的一天来临了,我又跑进了厨房去看我的豆芽了。我的豆芽已经长1.5厘米,宽3毫米了,妈妈说这已经是最宽了,我高兴极了,这小芽真像一个小辫子,有的还卷曲着,可真美呀!
高兴极了,这小芽真像一个小辫子,有的还卷曲着,可真美呀!
20xx年8月10日 星期四 晴
新的一天再次来到,我冲进阳台看豆芽。发现它们在芽上,豆子上都有青色,而且它们的芽又长大了,最长可达2厘米,宽3毫米。这些芽的样子都很奇特,如有的小芽成“g”状,好像在学英语似的;有的小芽成“乙”状,像是在学写字呢;有的小芽成“е ”状,好像在学画蜗牛似的。
我的豆芽快长大啦,期待吧!
人有两只眼睛是为了多看吗?有两个反方向的耳朵是为了兼听?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慎说?
不,我不赞同。
同向的双眼,并不意味着毫无目的的多看,而是引导人全神贯注地观察事物。
春秋战国,战火纷飞。一声简短有利的“未可”,让大军追击的步伐戛然而止。沉默的智者注视着落荒而逃的齐国大军,目光像利剑一样穿透齐师的心脏。再是一声“可矣”,同样地简短有力,大军终于吹起追击的号角,像兽群一样汹涌地扑杀齐师。观察动植物的作文 是什么让曹刿在短短时间由怀疑转为肯定呢?是“视其辙乱,望其旗糜”。曹刿的目光集中到了齐师的旗和辙上,全神贯注的观察和思索让他顿悟:齐已完败,可以逐之!是专注,是观察使他走到最终的胜利,把握了最佳的时机。
双眼同向,我们正巧把所有的专注集中到一件事物读透他的内涵。观察,象征一种有目的专注的挖掘。
反向的双耳,并不意味着无所扬弃的兼听,而是惊醒人要懂得取舍地滤听。
世人常说阿斗,玄宗亡于听信谗言,而汉唐之初的一片昌盛则全赖于有明君明臣。此言差矣。难道刘后主满朝之中,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精忠之臣?难道唐太宗皇宫之内,竟不存在一个阿谀奉承的卑鄙(注:原文“鄙”字写错)小人?言者有意,听着亦有心。明君的'成就赖于他本身的能过滤身边之言,懂得滤听,辨其真伪,取其所真。广开言路自然是原因之一,然而在繁杂的言论中过滤出真实有益的部分,才是重中之重。
双耳的反向,在于过滤。古人讽人以“左耳进,右耳出”,但在我看来,此话本意,应是取左右耳反向之形,述过滤言论取其所需之理。
唯一的嘴巴,并不意味着胆小怕事的慎说,而是倡导着人要大胆地巧言。
试想,如果少了邹忌以自身与徐公竞美的暗讽,怎么会有齐王最后的广开言路,振兴齐国?如果少了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的暗中激励,怎又有楚国的抛弃酒色,成就霸业?
一张嘴巴注定了不能多说,但正因如此,我们才应尽其所能,巧言以达奇效。
观察、滤听、巧言,三者结合,便是一种睿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。如果我们能看透三者的妙用,谨慎施行,也必将提高人生攀登的海拔,不负上天造出眼耳嘴三者的良苦用心。
9月28日 星期三 天气:雨
今日放学回家,我充满期待地跑到“小胖豆”们那里,看看他们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变化。果然,它们又有了变化,它们又比昨日胖了好多,个个都水灵灵的,让人一看就有喜悦的感觉,滑溜溜的“小胖豆”睡在瓶底,像一个个贪睡的小娃娃,可爱极了。
我感觉有点失望,因为“小胖豆”们没有发芽,我真想大声说:“豆子,你快发芽呀!”我又一想,说了也没用,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。
我的植物下种已有五十天左右了,每天早上我都会起来观察它,看看它的变化。
今天也是照旧。洗漱完毕后我直奔阳台,希望能看到含羞草或辣椒的变化,因为我种这植物就是为了看它开出几朵花或是结出几个瓜。
我步入阳台,外公种的一盆盆植物印入眼帘,我从中找出我种的那两盆,走近些观察,首先看到的含羞草让我大吃一惊——一朵小花在片片含羞草的拥簇下傲然开放在最高层的绿草中。
那花虽不是很显眼,走近一看却极为漂亮。中间的花心是黄色的,由花心伸出一根根毛发般的粉色花瓣,在边上看像个小刺球,从上面看倒像只孔雀在开屏。
美丽的花当然得有绿叶衬托,我轻轻拔动其中的一片含羞草,它像受了惊吓似的飞速收缩,缩成条状,极具娱乐性!
我看着这花,下意识地伸手摸了一下,刚刚用手触碰到花的下边的一瞬间,我立即把手缩了回来,定睛一看,原来含羞草的茎上长满了难以看到的小刺,我暗自苦笑道:“保护花的意识真好!”
一阵风吹来,我把目光转移到了旁边的印度鬼椒上。我把辣椒的绿叶翻了一遍又一遍,本以为印度鬼椒结果一定比含羞草开花早,因为它的长势比含羞草快了许多,不过它让我失望了,我就是没见到果实的踪影,它的藤都足有几分米长了,可它就是不结果。
这便是我种的含羞草和辣椒,祝印度鬼椒快些结果吧!
也许,只是翠绿一时;也许,只是挺拔于深山泥泞之中;再也许,只是被农家用火烧经…但是,他,依旧挺拔,依旧珍惜每一个春天,依旧仰望蓝田,幸福的微笑。他——就是竹。
或许,昔日的他是一个“乡巴佬”;或许,昔日的他被埋在黄泥里;再或许,连身边的小草都懒得瞧他一眼。棕色的他,比不上牡丹的贵气,比不上兰花的典雅,比不上昙花的珍贵,但是,他依旧有个信念,——仰望苍穹,面换蓝天,心怀无限,昔日的他——笋。
有一天,他长大了。
他撑起绿色的叶,他的理想实现了!他看见了蓝天,脚踩一片土地,与他的伙伴共同享受着!他并不是孤独的站在这儿,或许看起来,他们彼此分开,但他们的根却紧紧地抱在一起,为彼此鼓励,为彼此分忧。他们是一个充满团结力量的集体!
最后,他们开花了。那花,精致无比,小巧可爱,很白,很白……
最终,他们闭了眼,做了一个关于春的梦。
他们——就是竹。
一生清高简朴的竹,不为世俗感染,而在世界的终点处又献上一点精彩。他的一生平淡而充足,平凡的他不奢望成为牡丹,兰花,只愿快乐的活着……
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中,偶尔绽放一次光彩,我想这光彩会盖过一切的浮华,只因——他的纯洁无暇……
今天我很兴奋,种的凤仙花终于发芽了。让我惊讶的是那么细嫩的芽怎么能从土壤中钻出来的呢?
遗憾的是,我在花盆种了八粒种子,却只钻出了五棵嫩芽那三粒种子在土里干什么呢?真想挖出来看一看。已经钻出的小嫩芽像一个婴儿等待吸收阳光和水份的营养。我用尺子量一量,最高的已经有5厘米了。真希望它们能快快长大。
文档为doc格式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