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小学观察日记集合七篇
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,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,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。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,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观察日记7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3月8日
“哦哦,小鹅儿出壳了!小鹅儿出壳了!”我拍手高兴地喊,我最爱小鹅了。
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,毛色不算好看,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。
3月9日
今天,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。它们的毛已经干了,金黄柔美,尽管它们脚还软,站不起来,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,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,像在摔跤,真逗!
小鹅儿睡觉的时候,小颈缩短了,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。它们很容易醒,轻轻地脚步声,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,没有声响了,再睡。
3月19日
十多天以后,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,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,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,居然跳出来了!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,脚也不软了。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,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,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,它们嘴在呷饭,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。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,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,摔了一跤!引得我大笑起来。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,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,亲热的很呐。我常常跟它们说话,有时它们还回答呢!所以,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。
今天上作文课,黄老师会让我们写什么呢?我带着这个问题等呀等。终于等到了课尾,黄老师一字一顿地说:“孩子们,拿走你们的武器开始写写那不被人知晓的心理吧。”这可是我的难点啊!写什么呢?写课间十分钟?不好。写下课时,我们班报复别人班?不行。关于我的家事?也不好。到底写什么呢?什么事我亲身感受过呢?写什么,写什么呢?我的额头开始冒汗了。哎!这不要把我急死吗?如果我写不出来,就回不了家,怎么办呀?谁能帮帮我呀?
后来,我灵机一动,如同黑暗中见到了一丝微弱的亮光,对!我就写刚才我绞尽脑汁的想写什么作文才好的那一段吧!题目就叫《作文课时》快写完成时,我又不禁害怕担心起来:黄老师会对我的作文如何评价呢?
10月13日 多云转阴
今天,龚老师带了两包奇怪的东西——海洋宝宝。一包里面的海洋宝宝很大,但是少的可怜;另一包里面的海洋宝宝很小,但是比第一包多几倍。
龚老师把海洋宝宝全部倒进透明的碗里,让我们仔细观察,看有什么变化。
10月14日 阴转多云
今天,龚老师让我们接着观察海洋宝宝。
我发现,原来很大的,现在像鸡蛋黄;原来很小的,现在像鹅卵蛋的蛋黄。
我摸了一下,比我家的被子还软。再向海洋宝宝一望,啊!里面的人是倒过来的,真有趣呀!
10月15日 多云转阴
今天,龚老师给我们讲了海洋宝宝有什么作用。
她说:“可以把海洋宝宝捏碎,装进瓶子里,可以照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的顺序排,也可以自己想怎么排就怎么排。”她还说:“海洋宝宝还可以给植物施肥。”
海洋宝宝真是一个有趣的生物。
篇一:绿豆芽
今天,绿豆几乎全部发芽了!绿豆种子的左右两瓣分开,芽从两边蔓延而出。像银针似的弯弯曲曲的芽露出嫩黄的身子,他们有的站着,有的躺着,有些还交叉在一起,两根芽像绳子一般缠绕起来,横七竖八的躺在一起。餐巾纸杯子中的绿豆芽有1.6厘米,水杯子中的有1厘米,沙土杯子中的芽有2.3厘米。我又给他们浇了一些水,他们似乎像逐日的夸父,怎么也喝不够似的,贪婪地吸取着水分,整颗豆都变得胖乎乎的,像一个可爱的胖小子。
水杯子中的豆子也发芽了不知是不是营养不够,显得略有纤细,不过有1.5厘米长了沙土中的豆子有3厘米长了,而餐巾纸中的豆子长得更快,差不多有4厘米长了,不知为什么,餐巾纸杯子中的豆子和沙土杯子中的豆子都变红了,像是披上了一层紫红色的纱衣,不过还是沙土杯子中的豆芽鲜艳一些,美丽极了。三只杯子中的豆子都长出了新叶,绿油油的可爱极了,新叶约莫有1厘米长。嫩嫩的,绿绿的,像一把剪刀,还有几滴晶莹的露珠在上面滚动,不过子叶有些萎缩。餐巾纸中的子叶比水中的略绿,舒展的也自然些餐巾纸杯子中的豆子更红了。而水杯子中的豆子也有一点浅红,3个杯子中的豆子都长出了白嫩的根须。餐巾纸杯子中的豆子长到了7厘米,而水中的豆子只有5厘米,沙土杯子中的豆子有9厘米,根须是餐巾纸杯子中的豆子最长,有5厘米,其他两只杯子里的豆子只有3厘米左右。
篇二:我家的蟹爪兰
说起蟹爪兰,我再熟悉不过了,因为我家就养着一盆。
蟹爪兰,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小螃蟹爪子的兰花。它的主干粗壮,表皮粗燥,上面抽出几根细一点的茎,从茎上长出三四个分支。就这样不断地分叉。每个叉都是由一节一节的“小蟹爪”组成的。小蟹爪的相貌并不出众,那暗暗的绿色,好像蒙着一层厚厚的灰。每个“小蟹爪”的顶端都长着又细又短的黄褐色绒毛。它们的“新爪”一个接着一个地从绒毛里冒出来。
蟹爪兰只在冬天开花。没花的时候,它的样子一点也不漂亮,甚至有点难看,但在冬天就大不一样了。粉红色的花苞迫不及待地从绒毛里钻出来。又过了几天,向着阳光的花苞全都开了,把花枝都压得弯下了腰。再过几天,蟹爪兰的花开满了枝头,把叶子都盖住了,像个花灯笼。它的花分上、中、下三层,每一层的花瓣都往外翻。一根花瓣管从最下层花的中央一直接到最顶层的花芯。掀开上面的花瓣,还能看到从里面伸出的雌蕊和雄蕊呢!
我特别喜欢蟹爪兰,因为它不仅生命力顽强,而且有在冬天盛开的坚强意志。
篇三:我种的'植物
上个学期。科学老师让我们养植物,并我们把自己养的植物带到班级。让同学们互相参观。
我把我的植物拿到了班级,原以为在整个班级里应该是我的同学长的最高、最大、最茂盛的。可是,我的想法是错的,因为,我一到了班级就惊奇的发现:我的植物居然是长的最低、最少、最稀少的这是为什么呢?于是,我就偷偷地观察他们到底是怎样养植物,能白色颗粒植物长得那么高、大、好。这时,一个同学正在给植物捉虫,并且放下白色颗粒回家,我便很城恳地向那一位同学要了一些白色颗粒回家,让妈妈帮我看一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?回到家后,我马上给妈妈看,妈妈说:“这是一种化肥,能让植物比原来长得更好、更茁壮。”我想:我养这一个植物既没有给它捉虫,也没有给它施肥,更没有好好关心它,植物才会长成这样的。通过这一件事,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仔细,要做到最好,必须多动脑,勤动手。
世界上的任何东西,都就是需要你去观察的,此时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你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,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作者就是怎样写的吧,期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忙哦。
大家肯定都有自己最喜欢的爱好,我这个人阿,就有一个最让我喜欢的爱好,那就就是热爱观察,在生活中其实那些稀有的东西兵不就是很少见,只要我们去观察,去探索,有很大的几率能够发现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。
我最喜欢观察昆虫了,虽然他们不起眼,但就是你仔仔细细地观察它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,每当我一出门时,总会看看周围就是否有什么稀有的昆虫,我没见过的昆虫,此时我只在书上见过的昆虫,如果有的话,我就会十分仔细的观察它,看看就是不就是与资料一样。
最近我在校园里就望见了一只我以前没有见过的昆虫,一只很像臭大姐一样的虫子,他看起来要比臭大姐强壮的多,但就是只就是一个纸老虎,被同学们一下子就给弄死了,比臭大姐的耐性要弱很多,听昃志瑜说那只虫子叫做臭大蛾。
我在大山上还望见过一种十分稀有的昆虫,他生活在水里。当时,我正在正常的行走着,忽然发现水底下有东西在动,我一看,那只昆虫正在把肚皮朝上游着泳呢!阿!这就就是书上写的仰泳虫,在以前很常见,但就是此刻少了,因为它们居住需要很清很干净的水。
在我们小区门口小池塘里,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昆虫,那天,我在一遍朝里面看,就发现了蜻蜓的幼虫,还有一些我见也没见过的昆虫,越看它越像就是古代的虫子,但就是我近几天去找,什么也找不到了。
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我在小区里玩耍,突然发现有一群黑压压的东西在我眼前晃动,仔细一看,原来是一群蚂蚁正在把一粒大米搬回家呢,小小的蚂蚁如何能背得动一粒大米呢?它们是如何齐心协力的呢?它们的家又在哪呢?。。。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,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答案,于是,我小心地跟踪起它们来。
这些蚂蚁真的是太小了,小得我用一个手指都可以压死好几只,如此小的小东西可见力气又会有多大呢,搬一粒大米对于它们来说无疑就等于是背座大山呀,我想着想着,头不由自主的往下面看,我一看到地上,我就被吓着了,那粒大米竟然被蚂蚁群搬动了,我震惊了,它们竟然搬动了“泰山”?
我很奇怪它们是如何搬动这般“泰山”回巢穴的?于是,我找来几粒大米放在它们巢穴的洞口,目不转睛的观察起来。不久后,一只蚂蚁从洞口走了出来,它一看到大米,欣喜若狂,好像在想:“今天是什么好日子,怎么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呢,今晚可以和伙伴们饱餐一顿了!”于是,这只小蚂蚁奋不顾身立刻跑了过去,使出浑身解数,这些米就是纹丝不动,小蚂蚁很颓丧,返回了巢穴。我心想:“都说蚂蚁力气很大,可以背起比自己身体重很多倍的东西,没想到它这么快就放弃了,也不过如此嘛。”可是,令我意想不到的是,那只蚂蚁进去后没多久,一大群蚂蚁走了出来,原来,它是回去叫同伴了,渐渐地,蚂蚁越来越多,把这几粒大米围得水泄不通,它们用触角相互碰撞着,忙得不亦乐乎,仿佛在商量着如何将大米搬回家的计策,不久,它们似乎想出了办法,瞧,蚂蚁们正迈着整齐而有节奏的步伐,雄纠纠,气昂昂,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,一步一个脚印的缓缓地将那米搬回了它们的巢穴。
我回到家后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我突然在想:“一只小小的蚂蚁,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力量,真是让人不可思议!而做为人类的我们,更应该具有蚂蚁的这种合作精神,一个人的力量虽小,可一群人的力量却很大,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,只要我们具有这种合作精神,再大的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。
你喜爱吃又大又圆的馒头吗?你有没有发现蒸熟的馒头比生馒头大呢?这天,又到了妈妈蒸馒头的时光了。我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妈妈就是怎样蒸馒头的。首先,妈妈把盆和手洗干净;然后;妈妈对了一碗温水倒进盆里,拿来一袋酵母粉,倒了半袋,用手搅匀;最后,用一个小碗往盆里加面粉,一边加,一加揉。不一会儿功夫,就揉成一个大面团,光光的,就像我的小肚皮,此时妈妈在面团上盖了一层薄膜,然后加了一个盖子,就把盆放在了太阳底下,发面完成了。
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,妈妈揭开盖子。我过去一看,哇!盆里满满的。我发现面团上都就是小蜂窝。妈妈说:“这就是面发好了,该蒸馒头了。”妈妈把面团放在面板上,又加了干面,使劲揉,揉成长长的一条,用刀切开,揉成一个个小小的馒头。揉完后,妈妈在馒头上盖了一块毛巾,此时大约十分钟,妈妈就把它们请到了锅里,放到了火炉上,说:“再过半个小时就能够跟白馒头见面了。”妈妈熄火后,过了一会儿,揭开锅盖。这时的馒头挤满了锅比生馒头大多了,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个馒头跑了。
文档为doc格式
最新推荐